首页 > 废弃栏目 > 院系专业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作者:11  来源:admin  责任编辑:admin  2018年08月31日  浏览:    字体:【大】【中】【小】【默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业催化、无机化学、材料工程六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了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材料学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专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菁英”培养计划(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培养)以及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国家双语课程《材料科学导论》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纳米材料行业中心、青岛市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纳米行业检测中心,以及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和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

学院现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职工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雷清泉先生)、“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9人,7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在校博士研究生15人,博士后3人。本科生就业率、考研率多年来一直位居学校前列。学院设有“纳米奖学金”、“海铁奖学金”、“正望创新基金”等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院科研基础雄厚,已形成了多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在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介电材料、催化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表面改性和薄膜物理、材料化学及应用、太阳能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新型碳材料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委及总装备部项目、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高熔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获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合成骨粉及其制瓷(骨质瓷)技术的研究”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手征吸收媒质的研究”获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近三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4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6.010余篇。

学院现有材料测试中心、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包括带能谱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日本电子公司),以及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000EX,日本电子公司);X-射线能谱仪(INCAEnergy,英国牛津仪器公司);综合热分析仪(STA449C/3/F型,德国耐驰公司);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STM/AFM,瑞士Nanosurf公司);四极气相质谱仪(HPR-20,英国Hiden分析公司);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ary500,美国瓦里安公司);PicoForce扫描探针显微镜(美国Vecco公司);磁性能测量系统(MPMSXL-5,美国QuantumDesign公司);X射线粉末衍射仪(D/max-2500/PC,日本理学)等。

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的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多项企业奖助学金发放

 

材料物理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科研、教学、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或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理科素质及工科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一贯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本科教育为本,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服务全国,使材料物理专业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

主干课程:

材料物理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导论》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材料物理专业主干课程群为山东省本科高校精品课程群,《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导论》、《固体物理》、《纳米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材料热处理》课程为校精品课程。

就业深造:

本专业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所属学科是山东省重点特色学科,毕业生可在材料、机械、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信息、生物、冶金、军事等领域从事新材料的科学研究、新材料设计与开发、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材料器件以及材料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成绩优秀者可以免试在本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专业考研率一直稳定在50%左右,其中很多学生进入中科院各研究所、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

专业咨询邮箱:bxwang@qust.edu.cn

 

材料化学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前沿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材料化学专业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所属学科是山东省重点特色学科,立足材料、化学、化工行业,面向地方乃至全国材料制造业,经过近几年发展,师资队伍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的相关制度,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应用基础型创新人才。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测试与表征方法、结晶化学、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材料表界面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功能材料与器件等。

就业深造:

材料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材料化学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或成为新材料、石油化工、医药、冶金、能源、环境等重要工业部门中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级科技人才和工程管理人员。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稳定在50%左右,其中多数毕业生进入中科院、国内名牌大学或者出国深造。

专业咨询邮箱:suining@qust.edu.cn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协调发展,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形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备:

(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理论,理解和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工具在从业领域成功地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设计、选材、性能检测与评价、结构表征、工艺开发及复杂工程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解决等工作,具有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经济决策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国际化视野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熟悉国家标准、行业法律法规,具有社会责任感。


培养特色:

本专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群建设格局,确立“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适应市场”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并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体系。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走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水平之路。本专业教师把教学以及科研成果及时地融入课堂与实践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最新的进展,极大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热工基础、无机材料工业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等。

就业深造:

近年来本专业考研率稳定在4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后,可在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能源等工业领域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国内外有关企业、商贸部门、商品检验海关等单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情况良好。

专业咨询邮箱:yuxuegang@qust.edu.cn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掌握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钢铁、汽车、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和领域,从事与金属材料相关的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组织性能控制及质量检测分析、工程科学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1)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工程基础知识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对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质量保证与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活动。

3)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作为技术骨干在企业的生产及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工程师技术培训、高校或研究机构攻读硕博学位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提升专业持续发展能力,更新和调整专业知识和能力,以胜任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参数与解决方案,并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对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优化材料成分、材料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防腐工艺等,满足特定的产品需求,并能够在方案设计及优化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4. 研究: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原理和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知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信息技术工具、测试分析仪器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预测、模拟与试验,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金属材料相关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金属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金属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0. 沟通:能够就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金属材料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特色:

本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所属学科是山东省重点特色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专业所有教师均毕业于国内知名985211工程院校,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有多名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国外留学经历或博士后工作经历。本专业按照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保障学生就业质量,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加工工艺、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金属材料学、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金属腐蚀与防护、合金熔炼原理与工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表面工程、复合材料等。

就业深造:

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继续升学(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近年来本专业考研率稳定在50%左右,多数学生考入国内985211等重点大学或中科院所。毕业生可在机械制造、钢铁、汽车、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从事新产品或新工艺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科学研究、贸易销售、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择业面广,就业前景好,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

专业咨询邮箱:sunruixue@qust.edu.cn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才班)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其涉及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本专业以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介电材料、半导体照明技术、超级电容器、生物质能源等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太阳能发电、先进电源设计与管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关键电子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建设、以及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菁英”培养计划(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办)以及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尤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的“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各个环节。紧密依托学校及学院现有专业,紧密联系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需求,为学生构建新型能源领域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新能源获取、传输和应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及相关专业宽口径的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新能源材料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光伏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就业深造: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才班的学生,成绩优秀者可免试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进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可以攻读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继续研究深造,也可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化工、电力、电子、机械、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设计与制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性能测试以及生产、建设、技术管理、贸易销售及流通等方面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

专业咨询邮箱:liwang0718@126.com

 



前一篇:化工学院简介
后一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Copyright(C)2012-2015 青岛科技大学 招生办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gdao, PR China会员注册